广东37人染登革热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07 11:25:25
广东37人染登革热广东37人染登革热,幸在并且病情不甚重。夏天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有些传染病是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染。所以人们要做好防虫防蚊的措施,防止被传染病关于更多广东37人染登革热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广东37人染登革热

广东37人染登革热,幸在并且病情不甚重。夏天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有些传染病是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染。所以人们要做好防虫防蚊的措施,防止被传染病盯上。

据悉,广东省有37人染登革热,好在全为轻度病例,目前已被隔离治疗。登革热在邻近中国的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出现较多,并伴有死亡病例,目前还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广东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每个月都会有,登革热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是3至14天,因此许多曾去疫情高发区旅游的人回来几天才发病。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一般38℃以上),骨痛(或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起皮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等。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预防登革热的重要办法就是消灭伊蚊。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一) 国家对传染病预防的主要制度:(1)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2)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3)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

(二) 国家对传染病预防的主要政策。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2)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5)各级人民政府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6)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7)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主要法律责任有:

(一) 医疗机构违反本法有关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