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是单方面的法律行为。
遗嘱人通过遗嘱将个人财产遗赠给他人时,并不需要征得其同意。遗赠人在生前亦可单方取消该遗赠。同样,受遗赠可以接受遗赠,也可不接受遗赠。
遗赠的法律特征:
1、遗赠是无偿的、自愿的,死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2、受遗赠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包括国家、集体组织和社会团体和个人;
3、遗赠的标的只能是遗产中的财产权利,而不能是财产义务(如债务)。如果遗产中的所有权和债权的标的之价值大于债务标的之价值,遗赠人可将全部遗产赠给受遗赠人,最终受遗赠人应得到财产利益;
4、受遗赠权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
当受遗赠人先于遗赠人死亡,其受遗赠权便自然消失。当受遗赠人不愿接受遗赠,他也不能将该遗赠财产转给他人。但是,当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5、清偿遗赠人的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6、遗赠人行使遗赠权不得违背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遗赠作为一项遗产处分,必须符合该规定。
遗赠的有效条件:
遗赠一般通过遗嘱的方式展现,一份“合格”的遗赠必须满足有效遗嘱应当具备的实质和形式两方面的要件。
实质要件包括:
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
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只能处分立遗嘱人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处分他人财产、依法不能继承的财产或者依财产性质不能继承的财产,遗嘱无效;
4、遗嘱必须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留份。
形式要件是指:
遗嘱应当符合《民法典》第1134条至1139条对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的形式所作的具体规定。
如果遗嘱不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那么该遗嘱将被认定为无效。
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
2、遗赠扶养协议采用合同形式;而遗赠的意思表示采用遗嘱形式;
3、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必须是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集体组织;而遗赠中的受遗赠人可以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4、遗赠扶养协议属于有偿的行为;遗赠是无偿的行为;
5、关于受遗赠人以及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接受、放弃权利的规定不同;
(1)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明确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而上述规定并不适用于《遗赠扶养协议》中的当事人,因为遗赠扶养协议本身就是遗赠人与扶养人就扶养、遗赠相关事宜达成合意的一种书面表示,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遗赠人享有受扶养的权利,但同时应当承担生前妥善保管遗赠财产并在死后将财产转移给扶养人所有的义务;扶养人享有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的权利,但必须承担对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
因此,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的权利只能在受扶养人死亡时实现。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
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上述内容来源于在律网小编整理发布的遗赠是单方还是双方法律行为法律知识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线咨询在律网律师。
法律知识2023-11-21
法律知识2023-11-21
法律知识2023-11-21
法律知识2023-11-21
法律知识2023-11-21
法律知识2023-11-21
法律知识2023-11-21
法律知识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