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0 20:36:42
一、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为:1.概念不同。2.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3.法律特关于更多《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一、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为:

在律网

  1.概念不同。

  2.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

  3.法律特征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二、

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行政诉讼一般处理的是行政争议,因而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一般而言就是行政争议。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因为一定的原因而双方发生一定的争议。

  在律网提醒:在这样的争议中一般而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属于弱势的一方。因而行政诉讼的存在就是能够给在行政争议中处于弱势群体一方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而作为被告方的行政机关必须是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才能被认定为被告。

三、

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可以提起诉讼

  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的有效要件:

  1.主体合法。

  2.没有滥用职权。

  3.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4.证据确凿。

  5.程序合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