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主要有:
1.去法院起诉
法院离婚程序第一步,起诉。起诉需要的材料有:起诉书及起诉书副本、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居住证明引起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的证据材料、提供子女的基本情况和抚养状况的证明等材料。(《离婚起诉书标准格式》)
2.法院审理阶段
这是法院离婚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程序。
1.立案,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会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您的配偶。您的配偶在接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
2.调解,在审理离婚材料后,法院不会立即进行庭审,而是在庭审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才会开庭审理。
3.开庭审理。
3.法院判决
去法院起诉离婚要收的费用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诉讼费收费办法,离婚案件争议标的额在1万元以下的,法院收50元的诉讼费用。但是,如果涉案处理的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法院要加收1%的诉讼费。
当然,很多律师在立案时,出于对案件方向不好把握以及为当事人省费用的考虑,会将争议财产金额控制在1万元左右,从而在立案时,少让当事人交诉讼费。但是如果法院一旦决定处理这些财产,通常会告之当事人补交诉讼费。一旦通知原告补交诉讼费,一般意味着法院判离的可能性较大,当事人也愿意掏这笔钱了。最终,法院一般会考虑双方分得财产的多少,由双方分担诉讼费用。
法院在离婚案件的审判实践中,当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法院一般会依《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之规定,以缺席判决的方式结案。但是这是审判实践中的一个误区,对拒不到庭的离婚案件被告应拘传到庭。
由于审理离婚案件是以夫妻感情是否完全破裂作为判决依据的,如果被告不到庭,审判人员只能听到原告的一面之词,无法全面客观地考察夫妻感情的实际状况,从而极易导致错案。
在律网提醒: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如果被告不是下落不明,而是故意回避庭审,则应依法采取拘传措施强制其到庭参加诉讼。以便依法、公正地审理好此类离婚案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被告确实下落不明,那么由于客观上无法组织原、被告调解,因此,可在审理中取消调解程序,而直接进行裁判。
个人隐私因袭严重泄露怎么办,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有哪些(属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有哪些)
法律知识2023-05-31
法律知识2023-05-31
法律知识2023-05-31
车辆抵押合同效力认定的法律规定,车辆抵押的程序(车辆抵押的程序)
法律知识2023-05-31
居间合同与买卖合同各自的特征,居间合同管辖规定(居间合同管辖规定)
法律知识2023-05-31
过度医疗形成原因有哪些,过度医疗怎么鉴定(过度医疗怎么鉴定)
法律知识2023-05-31
遗嘱无效遗产怎么继承,如何判断一个遗嘱是否有效(如何判断一个遗嘱是否有效)
法律知识2023-05-31
不侵犯肖像权的情形有哪些,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知识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