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主要表现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5-31 18:21:37
一、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应从以下四方面来确定: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2.行为人行为违法: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关于更多《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主要表现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

  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应从以下四方面来确定: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2.行为人行为违法: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

  3.存在损害后果: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主要有公民因加害人行为导致社会和他人对其品德评价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为导致商誉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终止等。

  4.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必须是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后果。

二、

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表现有:

  1.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2.诽谤,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在律网提醒您,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

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有:

  1.名誉受到损害,即对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降低。

  2.精神和财产利益损害,精神损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忧郁等;财产损害即受害人因名誉受到贬损引起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因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