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的法律定义是怎样的,分类有哪些(违约金分类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10:11:28
一、违约金的法律定义是怎样的违约金的法律定义是指当事人按照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一方违约后需要向另一方支付金钱的情形。在律网提醒您,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关于更多《违约金的法律定义是怎样的,分类有哪些违约金分类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违约金的法律定义是怎样的

  违约金的法律定义是指当事人按照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一方违约后需要向另一方支付金钱的情形。在律网提醒您,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二、

违约金分类有哪些?

  违约金分类有:

  1.法定违约金,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违约金的数额。

  (2)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固定比率。

  (3)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此幅度内具体商定。

  2.约定违约金,主要有两种情况:

  (1)法律、法规对违约金未作具体规定,完全允许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

  (2)法律、法规虽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比率或幅度,但是又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规定当事人的约定优于法定的违约金。

  3.混合违约金,法律规定了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当事人在该幅度内商定具体比率或幅度的违约金。这种违约金是法定和约定相结合的违约金,也称混合违约金。

三、

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的区别

  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的区别有:

  1.确定违约金的依据不同,法定违约金,确定违约金数额的依据,是法律对违约金的直接规定,而约定违约金确定违约金的数额依据是当事人在合同中对违约金的约定。

  2.效力不同,法律法规规定了违约金的,即使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当事人违约时,也应依法承担违约金。而约定违约金,如果法律没有规定违约,当事人又没有约定违约金,那么当事人违约时,可以不承担违约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在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