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当防卫需承担民事责任吗
民事责任的归责是以过错原则为主,无过错原则与公平原则为例外。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对不法行为人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正当防卫构成有以下四个条件:一是不法行为人的侵害行为,是实施防卫时正在发生的和现实存在的;二是必须针对非法侵害行为人实施;三是正当防卫必须是出于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意图;四是侵害行为必须是非进行防卫而不是排除的。如果没有以上四个条件为前提,就不是正当防卫行为,行为人也不能以此作为抗辩事由,行为人应当以自己名义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能以正当防卫作为免责抗辩事由,免除该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
刑法第 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关于防卫过当的一般规定。
其中的“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的合理需要为标准,易言之,只要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所必需的,就是必要限度之内的行为。是否“必需”,应全面分析案件。
一方面要分析不法侵害行为的危险程度、侵害者的主观心理状态,以及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形势等。防卫手段通常是由现场的客观环境决定的,防卫人往往只能在现场获得最顺手的工具,一般不能要求防卫入在现场选择比较缓和的工具。问题在于如何使用防卫工具即防卫强度问题(包括打击部位与力度)。对此应根据各种客观情况,判断防卫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否控制防卫强度、能否控制防卫强度。
另一方面,还应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法益性质与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即所保护的法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权益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者死亡,即使是非杀死侵害人不能保护微小法益的情况下,也不能认为杀死不法侵害人是必需的。
法律知识2023-10-27
法律知识2023-10-27
法律知识2023-10-27
法律知识2023-10-27
法律知识2023-10-27
法律知识2023-10-27
法律知识2023-10-27
法律知识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