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撞飞共享单车
今天一早有网友爆料称,凌晨在湖滨路西湖大门口往杨桥路方向,宝马撞飞共享单车,原来的“千里走单骑”酒吧斜对面路面上发生一起车祸,一辆宝马车当场撞死一名骑共享单车的女子。爆料人透露,当时车速很快,一眨眼就撞上了,怀疑司机应该是喝了酒,而且撞完人当场就跑了,希望交警部门严查。
从爆料车友提供的视频上可以看到,被撞女子倒在路边,宝马车则停在不远处路面上,车头严重受损,左前胎都被撞脱落。在现场,发现路边人行道上依然还保留有事故发生后的痕迹及残留物,路边一棵行道树树根处有一大块损伤,绿化带花圃的围石也有损毁碎裂,人行道上还有一滩血迹以及一堆疑似宝马车或共享单车上的破碎零件,以及一双小白鞋。
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理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该解释关于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如下: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如下: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从以上法律规定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交通肇事后逃逸”所指的各种行为。
在逃逸的原因上,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原因仅指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即肇事者在肇事行为发生后,害怕被司法机关发现,被追究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实践中,交通事故发生后,被害人的家属由于情绪难以控制,往往纠集众人对肇事者进行报复,肇事司机在这种情况下的躲避行为与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的行为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行为人由于正在执行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时,在肇事后为继续执行任务而离开现场的行为应不属于肇事后逃逸行为。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把肇事后逃逸行为与肇事司机因害怕被害人家属的报复不得已采取的躲避行为及因执行紧急任务而不得不离开现场的情况区分开来。在具体的案件审理过程中,作为承办案件的法官一定要结合肇事者的行为特征及心理特征做综合分析,来认定肇事者肇事后逃跑的行为是否属逃逸行为。
以上就是“宝马撞飞共享单车,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理解”的简单介绍,如果您有什么其他问题,欢迎您来电咨询。
法律知识2023-11-01
法律知识2023-11-01
法律知识2023-11-01
法律知识2023-11-01
法律知识2023-11-01
法律知识2023-11-01
法律知识2023-11-01
法律知识2023-11-01